金美玲
如何达到并维持指南定义的哮喘控制?
2015-4-17已阅读207次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的治疗理念是治疗哮喘应该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其它慢性疾病一样,长期规范用药物控制治疗,从而预防哮喘急性发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指南(GINA)明确指出,哮喘的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的临床控制,哮喘临床控制的定义包括以下6项:(1)无(或≤2次/周)白天症状;(2)无日常活动(包括运动)受限;(3)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憋醒;(4)无(或≤2次/周)需接受缓解药物治疗;(5)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6)无哮喘急性加重。哮喘的成功管理目标是:(1)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2)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3)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4)预防哮喘急性加重;(5)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6)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全球多中心GOLD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哮喘病人(包括轻、中、重度),经过沙美特罗/辅替卡松(舒利迭)一年的联合用药,有接近80%的病人可以达到指南所定义的临床控制。GOLD研究结果给了广大的哮喘病专家和哮喘患者巨大的信心,并指明了治疗方向。国内外多项研究也表明,如果按照GINA所推荐的规范治疗和管理,大多数哮喘病人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那么,如何才能到达并维持指南定义的哮喘控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金美玲

 2006年GINA提出,哮喘治疗和管理是以临床控制为核心,包括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治疗以达到哮喘控制,监测以维持哮喘控制的一个持续循环过程(见图1)。

并提出了以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治疗的新理念,根据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等6项复合指标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分为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级(见表1)。

表1 哮喘控制水平分级

 

完全控制

(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部分控制

(在任何1周内出现以下1~2项特征)

未控制

(在任何1周内)

白天症状

无(或≤2次/周)

>2次/周

出现3项或以上部分控制特征

活动受限

夜间症状/憋醒

需要使用缓解药的次数

无(或≤2次/周)

>2次/周

肺功能

(PEF或FEV1)

正常

<正常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的80%

急性加重

≥每年1次

在任何1周内出现1次

另一个更加简单的评估工具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 ,也是GINA所推荐的,经过临床验证的方法,也可用于评估哮喘控制水平(见表2)。

表2 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

 

ACT通过回答哮喘症状和生活质量的5个问题的评分,区分哮喘控制水平,25分为完全控制,20~24分为良好控制,低于20分为未控制。该方法不仅适于临床研究,更可在临床工作中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尤其适合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作为肺功能检测的补充,既适用于医生,也适用于患者的自我评估。

当确定了患者的控制水平分级后,根据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确定治疗级别,选择相应级别的治疗药物。2006年GINA把哮喘的治疗级别分为5级,见图2。

从第2至第5级均需使用控制药物,控制药物的选择以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治疗级别可增加吸入ICS的剂量或加用其他控制药物。

   初始治疗的选择:大多数有持续症状, 未经治疗的哮喘患者都可选择第2级,如果初诊症状提示为未控制的哮喘则应直接选择第3级。对所有患者都应进行哮喘教育和环境控制,避免接触变应原,均应按需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以迅速缓解症状。根据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加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联合治疗,对哮喘的控制及肺功能的改善要优于其他治疗的选择。沙美特罗/辅替卡松(舒利迭,LABA/ICS)的联合装置,对ICS的剂量有3种不同的选择,分别为100ug、250ug、500ug,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可供不同治疗级别的选择及升级治疗和降级治疗的选择。GOLD研究根据升级治疗原则,使用不同剂量的舒利迭,对哮喘患者进行一年的治疗,结果表明使用沙美特罗/辅替卡松(舒利迭)的联合治疗,对哮喘的症状控制、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改善要明显优于单用ICS;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适当剂量的舒利迭,有接近80%的哮喘病人达到指南所定义的哮喘控制。为此,根据GOLD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舒利迭哮喘控制治疗(ACD, Asthma Control Dosing)策略,该策略是指规则、持续使用适当剂量的舒利迭治疗,以达到并维持GINA指南定义的哮喘控制 ,并使用ACT工具来评估并监测哮喘控制水平。根据哮喘控制水平,使用不同剂量的舒利迭升级或降级治疗。该策略使哮喘的控制和管理更加简单、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哮喘达到控制后,必须持续监测,以维持哮喘控制,并确立治疗的最低级别和最小剂量,以便最大限度降低费用,确保安全性。当哮喘症状加重则应升级治疗。对哮喘控制和管理,应医患合作,长期、定期监测和随访。对于初次治疗或急性加重的患者,应2周随访1次,当病情稳定后,应1~3个月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给予哮喘控制水平评估和ACT测试,根据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级别。大多数患者应用控制药物后症状在数天内开始改善,但需3~4个月后疗效才能充分体现。重度哮喘或长期治疗不足的哮喘患者,则需要更长时间。当用原治疗级别不能使哮喘达到临床控制,应考虑升级治疗。对于升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从第2级升至第3级,或第3级升至第4级,第4级升至第5级,治疗药物的选择,在吸入ICS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或多种控制药物,如LABA、加大ICS剂量、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根据目前的循诊医学结果和临床经验,推荐使用:如用低剂量ICS的,可加用LABA,如选用舒利迭,如初始治疗使用小剂量舒利迭,升级治疗可使用中剂量舒利迭,如初始治疗使用中剂量舒利迭,升级治疗可选用大剂量舒利迭。当哮喘达到完全控制,并维持3个月后,可考虑降级治疗。对于降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用ICS+LABA获得控制者:先减少ICS用量50%,LABA剂量不变。如仍能维持控制至少3个月后进一步减少ICS剂量,或ICS+LABA由每日2次,减至每日1次,继续维持治疗3个月,如仍维持控制,可考虑停药用LABA,用最低剂量的ICS维持治疗1年,如仍维持哮喘控制,可停用ICS。

    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是一个长期治疗管理过程,必须通过医生对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患者教育,建立医患伙伴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共同制定自我管理计划。我院哮喘门诊多年来遵照GINA和中国哮喘防治指南,对哮喘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并进行定期患者教育,目前登记管理的哮喘患者已有200多例,这些患者都有良好的依从性,能定期随访,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正确进行ACT评分,急性发作次数较管理前明显减少,很多患者不需要使用或很少使用缓解药。在我们所管理的哮喘患者中,根据ACT评分,有大约80%的患者达到完全控制或良好控制。
Copyright © 1999-2014        医院在线
免责声明:邻医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