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政
呵护您的肾
2015-1-25已阅读102次

(云南科普大讲坛·健康讲座)

        

如果我们把肾比喻成一个“锅炉”,身体燃烧后产生的“煤渣”(代谢物)都必须经过锅炉排除。一旦锅炉出现问题,废物排不出去,不仅会损毁“锅炉”,整个系统也会崩溃。云南省中医医院泌尿男科秦国政

西方医学认为,肾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肾脏生理功能失调,其功能不能在体内正常运转,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并会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发挥,甚至失去生命。肾脏是一个排泄器官,能保证人体的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我们大家都听说过肾功能衰竭,又叫尿毒症,就是肾脏排泄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肾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分泌很多激素,这些激素可以调整机体的血压,还可以调节正常的骨骼发育。所以,肾脏在人体生理功能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医药学理论中的肾与西方医学理论中的肾,不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概念。西方医学理论中的肾,是一个解剖学上的实质器官,是产生尿的器官,是一个人体的排污工厂、废水处理站,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多种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每天大概体内循环的四分之一的血量要通过肾脏来过滤的。换句话说,每一秒当中,心脏泵出的血量有四分之一要到肾脏里面去循环,肾脏会把经过循环后留下的代谢的产物、有毒物质排泄出来。中医药学理论中的肾,有时虽然是指一个脏器,但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功能概念,相当于西医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的概括,与人的生、长、壮、老、已整个生命过程息息相关。这是两套不同的医学理论、两套不同的解释系统,不能混为一谈。

所以,今天我将分别从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不同角度,对肾的生理、病理、预防和保健等几个方面作一个全面的介绍,期望能对大家今后的养肾、保肾有所指导和帮助,使大家都能正确的呵护自己的肾,能生活得更长久,更有质量。

从西方医学的角度

一、肾的形态结构

肾脏,老百姓俗称的腰子。正常情况下人体有两个肾脏,形状像一个大的芸豆一样。成人肾脏长9~12 cm、宽5~6 cm、厚3~4 cm、重120~150克。两个肾脏的形态、大小和重量大致相似,左肾较右肾略大。右肾外型较粗短,左肾较瘦长。肾脏表面光滑,可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外侧两缘。前面(外侧缘)较隆凸,后面较扁平;外缘呈弧型,内缘中部凹陷构成肾门,是肾盂、肾动脉、肾静脉、神经、淋巴管、输尿管出入的门户。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肾蒂,其排列顺序是肾静脉在前、肾动脉居中、输尿管在后下方。右侧肾蒂较短,故右侧肾切除术较困难。由肾门凹向肾内,有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肾窦由肾实质围成,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肾脏位于腰部脊柱两侧、上腹部后腹膜的后方,紧贴于腹后壁。它的后方是非常强韧的腰大肌,前方是腹腔的脏器,所以相对于其他脏器,如肝脏、肠道等,它的位置相对比较隐匿。肾是暗红色的实质性器官,是主要的排泄器官。由于右侧有实质性器官肝脏占据空间,大多数人右肾位置比左肾低1~2cm。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每一个肾脏主要由约100万个具有相同结构与机能的肾单位和少量结缔组织所组成,其间有大量血管和神经纤维。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在肾的内部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在肾纵切面可以看到,肾实质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肾皮质新鲜时呈红褐色。由肾小球和曲小管所构成,肾髓质新鲜时呈淡红色,由10-20个锥体构成。

二、肾的生理病理

正常肾脏的生理功能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排泄机体代谢终末产物

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把这些机体代谢终末产物从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体积大的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等仍留在血管内继续循环,体积小的成分如水分、钠、糖等经肾小球滤出流进肾小管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途中时,几乎所有的营养成分和99%水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体内,剩下机体的代谢废物和很少的水分则形成尿液经输尿管、膀胱而排出体外。因此,当人体内水分过多或不足时,由肾脏担负尿量的调节工作,以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同时,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不仅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还能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三)调节血压

肾脏通过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对血压进行调节,使血压保持相对稳定。

(四)促进骨髓造血

肾脏通过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骨髓造血,生成红细胞。

(五)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肾脏还能通过调节体内的钙磷代谢,以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并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

如果肾功能受损,肾的排泄和调节功效将会降低,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如肾分泌各种活性物质的功能失调,会引起血压升高、贫血、骨骼病变;过滤和重吸收功能失调,会引起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肾功能损害严重时,排泄功能障碍,尿素、尿酸、肌酐等机体代谢终末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而潴留体内,便会发生尿毒症而危及性命。

三、肾脏常见疾病及其危害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主要的疾病谱群之一,其患病率甚至高于某些常见癌症。“发达国家普通人群中约6.5%-13.1%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其中美国的肾脏病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医院每年收治肾脏病人高达100多万。”国际著名肾病专家、美国肾脏病学会前任主席威廉·米奇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得了肾病未去就医的人要比收治的病人多得多。

(一)肾脏疾病高发的原因

1.不良的生活方式

如某些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食盐等)进食过多、体力活动过少、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和吸烟、酗酒等因素,会肾脏疾病促使发生。或者因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在此基础上继发肾脏疾病。

2.感染的原因

一些感染如肝炎、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也会引起肾脏疾病。

3.滥用药物或不规范用药

如应用有肾毒性的止痛剂、马兜铃类药物等。

(二)常见肾脏疾病及其危害

肾脏疾病通常表现为慢性过程。慢性肾脏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性肾损害、感染性肾损害以及先天性和遗传性肾脏疾病、肿瘤、结石等多种肾脏疾病,在我国目前仍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最为多见,其次为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多囊肾等。

为了便于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肾脏疾病分为两大类,一类叫肾内科疾病,第二类叫肾外科疾病。

肾脏的内科病有两大类。第一类内科病最常见的是通常所说的肾炎,也就是肾小球肾炎。肾脏里面有很多微小的细微结构,由肾小球组成,通过肾小球滤过形成尿液。当这些细微的超微结构出现了问题,滤过功能发生障碍以后,就会导致一系列很严重的病变。首先会出现高血压,同时因为机体大量的蛋白的流失,机体会出现浮肿,如眼睑、下肢会出现浮肿,这是肾炎的一个表现和危害。还有一个常见的肾内科病叫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非常常见,长期的糖尿病引起了血管、神经的变化,导致肾小球里面这种细微超微结构的变化,它也会导致内科肾肾病的发生。

肾外科的病也是两大类。非常常见的是肾结石。肾脏的石头由于我们人身体体位的变化掉到输尿管里去了。1cm的石头掉到输尿管里面以后,输尿管会发生剧烈的痉挛。如果长期堵塞了输尿管,就会引起肾积水,久而久之如果不处理的话,积水压迫肾,整个肾脏功能也就消失了。还有一个疾病就是肾脏的肿瘤。肾脏肿瘤又分为两种,良性的和恶性的,良性的叫肾脏的良性肿瘤,恶性的我们俗称就是肾癌。瘤是良性的,癌是恶性的。早期肾癌没有任何的临床的症状。肾脏肿瘤会有什么表现呢?晚期的肾脏肿瘤病人往往会有血尿,尿液呈粉红色,或者茶色,如不伴有感染,血尿的时候不会产生疼痛;其次,有的时候病人尤其比较瘦的病人一摸腹部,往往会在腹部摸到肿块;第三,病人往往会感觉腰疼,这种情况往往见于肿瘤晚。所以不要等到出现这种所谓的“肾癌三连症”以后,再到医院就诊,那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不论是肾内科疾病,还是肾外科疾病,如果失治、误治,都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即大家俗称的尿毒症。

(三)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慢性肾病早期可以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很少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不被早期发现。要想知道自己的肾脏是否健康和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疾病?方法很简单。一是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二是自己细致观察,三是感觉不适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到医院进行体检时,务必要肾功能检测和尿常规检查,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更应该如此。自己观察,主要是要经常注意自己的小便、血压等有无变化和身体眼睑或下肢有无浮肿等。一旦发现小便、血压异常,或身体浮肿,或腰部疼痛,应该及时就诊。

例如,如何早期发现肾小球肾炎呢?方法非常地简单。排尿的时候,要注意有没有泡沫尿,或者看看身体眼睑、下肢有没有浮肿,血压高不高。如果发生这些现象,应该到医院做一个尿常规检查,看看尿液里面有没有蛋白和有没有红细胞,如果有,就应该考虑是患上肾小球肾炎了。

再如,当发生腰部疼痛或无痛性血尿的时候,应该及时到医院去看一看,做一个B超,拍个片子。看看肾脏里面有没有外科疾病,有没有肾脏的结石,有没有肾脏的肿瘤,以便能及早发现疾病,及早进行治疗。肾脏肿瘤只要是1cm以上的,B超都可以发现。结石只要是0.5cm以上的,B超检查也都可以发现。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人,患有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谢性疾病的人,患有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菌素等肾毒性药物的人,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以及患有慢性泌尿道感染、尿路梗阻、高凝状态和高蛋白饮食、吸烟、过度饮酒、低出正常体重、年龄65岁以上的人,往往是慢性肾病的高危人群,更应高度警惕,务必定期或不定期对肾功能和尿常规进行检查。

四、肾及肾脏疾病的保健

(一)普通人群的肾脏保健(未病先防)

没有肾病的人,不要以为肾病与自己相距很远,或认为自己不会得肾病,从而忽视对肾脏的保健。肾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发生病变,将会给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带来诸多麻烦。因此,正确的理念是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从一下几方面对肾进行保养,预防肾病的发生。

1.饮水不应过少

若饮水过少,尿液排出量也会相应减少,一些代谢废物和毒素就会停留在体内。充分喝水,就可以稀释尿液,排出毒素,保持清爽的身体。

2.饮食不应过咸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盐“安全线”是每天6克。如果人体每日对盐的摄入量大大超过这个标准,将导致体内钠的含量增加,形成钠水潴留,钠平衡失调则导致肾脏疾病发生。

对于口味重的人,应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地运动。

3.不宜暴饮暴食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饮食摄入过剩,摄入的食物最终都会产生废物——尿酸及尿素氮等。这些废物大多经过肾脏排出,饮食无度无疑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4.不宜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长时间憋尿或者有尿意也忍着不排尿。如果长此以往,尿液在膀胱里潴留太久,非常容易繁殖细菌,而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

5.不宜多喝碳酸饮料

人体内的酸碱度为7.2,碳酸饮料饮用后体内酸碱度明显改变。肾脏是调节人体内酸碱度的主要器官,长期过度摄取碳酸饮料,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增加肾脏损伤的概率。

6.不宜滥用镇痛药物

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如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容易引起肾损害。

7.不宜滥用肾毒性中草药

有肾毒性的中草药有:雷公藤、关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生草乌、使君子、青木香、广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导致的肾损害最大;其次,是关木通,关木通伤肾的原因,是含有肾毒性物质马兜铃酸。这些药物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应症和用药的剂量。

(二)高危人群的肾脏保健(防微杜渐)

正如前面谈到的,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红斑狼疮、慢性泌尿道感染、尿路梗阻、高凝状态等疾病的人,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菌素等肾毒性药物的人,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以及长期高蛋白饮食、吸烟、过度饮酒和体重低出正常标准、年龄65岁以上的人,往往是慢性肾病的高危人群,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重视肾脏保健,以便防微杜渐。

1.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肥胖、高血脂等),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

2.合理饮食,坚持相对应的低盐、低糖、低嘌呤、低脂等饮食;

3.密切观察自身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4.至少每半年一次检测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以便发现早期肾损害。

(三)早期肾病人群的保健(既病防变)

一旦发现早期肾病,更应该高度重视肾脏的保健,做到既病防变,即从以下几方面重视肾脏保健,尽量延缓肾病的发展进程,避免病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1.积极治疗原发性肾脏疾病,控制蛋白尿水平。尿蛋白越多,对肾脏的损伤越大。应维持尿蛋白每日排泄少于0.5g,或尿蛋白/尿肌酐<30mg/g.Cr。

2.低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具有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等作用。通常每日每公斤体重可摄入0.6—0.8克蛋白质。

3.积极治疗肾功能损害导致的并发症,如纠正肾性贫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和酸中毒等代谢异常。

4.尽量避免使用或少用肾毒性药物:如果继续使用或过量使用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西药或肾毒性中草药,往往会加重病情。

5.坚持治疗和随访:在药物治疗的维持期应注意观察血和尿的指标。实际上人体感觉的异常要比尿液及血液指标的改变晚数月至数年。因此,每一位肾病患者不管病情如何,都应定期复查,长期随访。

从中医药学的角度

中医药学理论认为,肾脏储存着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精华,乃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的生理功能失衡,会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力,维护肾功能的强盛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根本措施。下面从中医药学的角度介绍肾的生理、病理、保健等知识。

一、中医对肾生理功能的认识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

中医理论认为,全身脏腑之阳全赖肾阳以温之,脏腑之阴全赖肾阴濡之,故将肾定位为人体“先天之本”、“五脏之首”、“阴阳之根”,在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主贮藏精气)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消化食物,吸取精华,排除糟粕)功能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生理功能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认识。

(一)藏精,主生殖与发育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摄纳、贮存、封藏精气的功能。中医认为,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运动的物质基础。藏精即摄纳、贮存、封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并由脾胃所化生,先后天之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贮藏于肾,称为“肾精”。“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生殖功能的物质基础,影响到人体各个脏腑,精气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促进生殖繁衍、推动调节脏腑的气化。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人的生、长、壮、老、已整个生命过程的变化,就是肾精盛衰的变化。中国两千多年前问世的《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曾经指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充分地反映了肾的精气在主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方面的作用。

(二)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能主持全身的水液代谢,对水的输入和排泄起调节作用,调节水分的适量排除及水液的升降,即肾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肾对体内水液的存留、分布与排泄作用,主要是靠肾的气化功能来完成。

(三)主骨、生髓,通于脑

肾主藏精,而能生髓,髓居于骨中,骨赖髓以充养。所以《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的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充足滋养而坚固有力。牙齿也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故有“齿为骨之余”之说。髓有骨髓和脊髓之分,脊髓上通于脑,所以《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

(四)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助肺保持吸气深度、防止呼吸浅表。正常人体的呼吸虽然由肺所主,但还有赖于肾气的摄纳。肾中精气充沛,封藏摄纳有力,则呼吸深长、均匀和调。

(五)主开窍于耳及二阴

耳为肾之外窍,耳的听觉功能有赖于肾中精气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主二阴、司二便。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指外生殖器,有排尿与生殖的作用,后阴,指肛门,有排泄粪便的功能。肾主前阴,与人的排尿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肾主后阴,是指肾具有调节人体排泄大便的功能。尿液和粪便的排出,虽然主在膀胱和大肠,但均有赖于肾的气化才能正常进行。肾气充沛,二便排泄正常。

(六)其华在发

“发为血之余”。 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其生机则根于肾气。而肾精与血可以互化,精足则血旺,血旺则发华。肾气充沛,则发黑而光泽。故毛发生长脱落的过程反映了肾气的盛衰变化。

二、中医对肾生理功能失调及疾病的认识

(一)藏精功能失调

肾藏精的功能失常,则生长发育必然受到影响。幼年时期,如果肾精不足,则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筋骨萎软无力、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可见小儿五迟(立迟、行迟、语迟、齿迟、发迟)、五软(手足软、口头软、颈软、肌肉软)等病症。成年以后,如果肾的精气亏损,一方面出现早老早衰,如发齿早落、头昏耳鸣、耳聋目花、精力减退、记忆力下降、身体衰弱等;另一方面则可导致生殖机能异常,如性功能减退,男子阳痿早泻、遗精滑精, 精少不育,女子月经迟发、闭经、不孕等。

(二)主水功能失调

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生,水液停留则出现肢体浮肿、尿少、尿潴留,水失固摄则尿频、尿多、尿无力、尿不尽、遗尿。

(三)主骨生髓功能失调

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主骨生髓功能失调,不能营养骨骼,则骨骼脆弱无力、腰膝酸软,甚则脚痿不能行动、容易折,小儿发育不良、囟门迟闭,牙齿松动甚则脱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头晕、失眠、思维迟钝、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故清代名医王清任曰:“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

(四)主纳气功能失调

肾是气之根,负责协调呼吸运动。肾气不足,摄纳无权,纳气功能失调,肺气上浮不能下沉,则会出现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呼吸喘促、动则喘甚、久咳久喘,甚则气短、声音低怯等。

(五)主开窍功能失调

肾精不足,不能上营于耳,则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症。肾气虚衰,排泄方面会出现尿频、遗尿、尿少、五更泻泄、便秘等,生殖方面会出现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等。

(六)生发功能失调

肾虚精血不足,则头发易白、稀少、枯槁、脱落。

三、中医对肾与两性健康的认识

中医谈到肾的保健,不能不说到性与性健康。

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精在男女两性健康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谈到肾,大家很容易就和两性健康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唐代及以前时期,人们对男女两性关系持开放的态度,可以在公众场合谈论或讨论性关系的话题,医学领域中从事房中养生术研究者较多。唐代以后,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直至20世纪80年代,性及其相关知识成了人们谈话的禁区。虽然随着我国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又开始重视男女两性关系,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性的话题还是处于比较含蓄的态势,性健康和性教育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当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性健康和谐给予极大的关注,然而这里面又有许多认识的误区。孔圣人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亚圣孟子也说过“男女居室,人之大伦”的话,与孔、孟同时的哲学家告子与孟子辩论人性时更说“食、色,性也”,他们均认为是饮食与性都是人的本性,将性欲和食欲并列为不可抗拒的人的本能欲望。古人指出,“男女居室,人之大伦,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人道有不可废者。”认为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男女交合乃是阴阳之道。同时《千金要方》中曰:“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一有,强抑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古代也认识到性生活是人类的天性和生理需要,不适当的抑制性功能,会引起一些病理变化,带来许多疾病。所以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协调机体状态,促进性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防止衰老。同样健康的性生活可以增强夫妻婚姻生活的和谐幸福,而不健康的房事会引起诸多疾病。

    中医房事养生主张节欲保精。节欲保精,既不是禁欲,也不是纵欲,而是要求不恣意行房耗损肾精。肾精乃先天之本,肾精充足则五脏六腑皆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老益寿。男女精血的颐养对于优生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节制房事一指不要恣情纵欲,二是指注意房事健康,谨慎讲究宜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精液中含有大量的前列腺素、蛋白质、锌等微量元素,失精过多不仅造成这些物质丢失,而且会促使身体多种器官系统发生病理变化而加速衰老。精子和性激素是睾丸产生的,失精过多可使脑垂体前叶功能降低,加重睾丸负担,甚至抑制脑垂体前叶的分泌,导致睾丸萎缩,加速衰老。

房事养生重在行房有度,《素女经》认为:“人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六十者,即当闭精勿复更泄也。”虽不必拘泥于此,但也要根据年龄、体质和身体状况,注意节制房事。

肾精充盛是男子排精、女子排卵的先决条件。排精是男子特有的生理现象,它不仅是男子自身性欲望的发泄,关乎其生理和心理平衡,而且对后代的繁殖也有重大影响。如果肾精不足,不仅危害自身,而且影响后代的产生和禀赋强壮。排卵是女子独有的生理现象,《傅青主女科》云:“妇人受孕,本于肾气之旺。”《医学衷中参西录》亦云:“男女生育,皆赖肾脏作强。”肾精的滋养是排卵的前提,气血的和调是排卵的条件,肾阴阳的消长转化是排卵的关键。肾藏失职,阴阳消长、转化失度,可致排卵障碍。所以纵欲对女性身体健康影响也很大。女性性生活过频不仅会影响睡眠和休息,而且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恍惚、头重脚轻、气短心悸、全身酸痛、小腹坠胀、阴部肿胀不适等。由于健康水平下降以及慢性盆腔充血,还可并发月经失调,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期反应加重。难怪孙思邈指出:“凡养生,在于爱精”,“精少则病,精尽则死。”

节欲保精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节情欲。节欲是男子保精的首要措施。《吕氏春秋•情欲》说:“圣人修节以止欲。”节欲保精,非言禁欲保精。欲之道,贵在节、少、和,当节不当绝。节欲之法,有以下数端。

一曰晚婚勿早泄。适龄结婚,勿早施泄,是节欲措施之一,《褚氏遗书》说:“男子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聚。”《寿世保元》说:“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弱男则节色,待壮而婚”。《养生四要》所说之“今之男子,方其少也,未及二八,而御女也通其精,则精未满而泄,五脏有不满之处,他日有难形状之疾”。进一步指出早婚的危害性。

二曰婚后无过泄。初婚不能恃身体壮盛而纵欲,漫无节制。入房施泄的次数应随体质强弱、年岁多少来考虑。古人认为,房事冬宜戒、春宜少、夏秋勿过。

三曰年老慎施泄。随着年龄的增长,精气渐亏,尤当慎房事。到了老年,一般应少欲或断欲。《寿世保元》说:“年高之人,气血既弱,阳事辄盛,必慎而抑之,不可纵心恣意。—度一泄,一度火灭,一度增油,若不制而纵欲,火将灭,更去其油”。但老而体质尚壮者,有欲望也不可强忍。《干金要方》也说:“六十者,当闭精忽泄。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所以老年当断欲,但体壮无病者,又不可强忍,不过以少为贵。

四曰独卧远房帏。人之情欲,见色而起,独卧可以耳目不染女色,君相不动,易于控制情欲,所以独卧远帏又是节欲措施之一。传说中的彭祖最先提倡“别床”、“独卧”的主张,他说:“上士别床,中士易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五曰自然无过涩。人之欲必顺自然,但可节不可绝。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养生方》和《天下至道谈》认为:房事是天下至道,可以养生,但房事必须遵循一定法度才能达到“虚者可使充盈,壮者可使久荣,老者可使长生”的目的,如违法度,则败精损寿。葛洪虽强调节欲,但反对绝欲。孙思邈认为房事有度,可以养生,过涩无泄,反可伤生。

六曰入房慎禁忌。入房禁忌,必远而避之,若不禁所忌,恣意入房,则伤精更甚。饱食入房,劳损气血;大醉入房,气竭伤肝,精气衰少,阳痿不举;忿怒入房,精虚气竭;恐惧中入房,阴阳偏虚,自汗盗汗,积而成劳;远行及疲劳入房,为五劳;忍小便入房,得淋病,茎中疼痛;时疾未愈入房,舌出数寸而死。若不守禁忌,勉强入居,多病或死。

肾精的亏失,多由房室不节所致。因此,节欲保精至关重要。

四、中医常用补肾食物与药膳

(一)常用补肾食物

1.芝麻

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2.粟米

粟米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粟米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曾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

3.豇豆

豇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

4.牛骨髓

牛骨髓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5.狗肉

狗肉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者,食之最宜。《医林纂要》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

6.羊骨

羊骨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目,补下焦虚冷。”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7.猪腰子

猪腰子性平,味咸。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8.干贝

干贝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9.鲈鱼

鲈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10.桑椹

桑椹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如《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肾阴不足者,食之最宜。

11.胡桃

胡桃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适宜肾虚喘嗽、遗精阳痿、腰痛脚软、小便频数、大便燥结之人服食。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说:“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乌须发,治虚劳喘嗽,气不归元,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女子崩带等症。”

12.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如明·李时珍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所以,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13.虾

虾性温,味甘咸,入肾经,有补肾的作用。凡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可以适量多食虾。

此外,海参、甲鱼、鸽肉、猪肉、蛤蚧、莲子、松子、荠菜、韭菜、蜂王浆、灵芝、燕窝、阿胶等都具有补肾的作用。

(二)常用补肾药膳

补肾药膳是选用补肾气、温肾阳、滋肾阴的中药,配合一定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它具有温肾壮阳、填精生髓之功效,适用于肾气不足、肾精亏虚的情况。

1.猪肾粥

原料:猪肾1枚,粳米50g,葱白、生姜、盐适量。

制作工艺:将猪肾洗净,去筋膜,切细,粳米淘洗干净,同入锅内煮成粥,将熟入葱、姜、盐调之。

功效:补肾强腰。

应用:适用于老年人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等症。

2.炖猪腰

原料:猪肾1个,杜仲20g,核桃肉15g。

制作工艺:先将猪肾切开去肾盏洗净,与杜仲、核桃肉一起炖熟后,去杜仲、核桃肉。

功效:补肾助阳

应用:肾气不足而致的腰酸乏力、畏寒肢凉、小便频数等症。

3.金樱子膏

原料:金樱子100g,蜂蜜100g。

制作工艺:先将金樱子洗净,加水煮熬,两小时滤出汤后再加水煮,如此两次,榨汁。将两次汤合,继续煮熬蒸发,由稀转浓,加入蜂蜜拌匀,冷却后,去上沫即可。

功效:补肾益精。

应用:适用于肾气亏虚、肾精不足引起的男子梦遗滑精、女子带下等症者。

4.菟丝子丸

原料:菟丝子100g,茯苓50g。

制作工艺:将两药共研细末,用黄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装瓶备用。

服法:每次服10g,早晚各1次。

功效:益肾健脾。

应用:肾气不足、脾虚引起的疲倦乏力、食少纳呆、腰酸无力等症。

5.核桃鸭子

原料:核桃仁100g,老鸭1只,葱、姜、食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制作工艺:将老鸭宰杀,去毛,开膛去内脏,洗净,用开水氽一下,装入盆内,加葱、姜、盐、料酒少许,上笼蒸熟透取出晾凉后去骨,切成两块,用味精、料酒、盐调成糊,核桃仁剁碎,加入糊内,淋在鸭子内膛肉上。放油,油热时入鸭肉炸酥,捞出沥去余油,切成长块即可。

功效:补肾固精。

应用:适用于肾虚引起的腰痛、耳鸣、白发等症。

五、中医对正确补肾的认识——不能盲目补肾

我们一谈到肾,更多的必然会联系到男性,随之我们脑海中想到的就是代表男性特征的一些词,如粗大的骨骼、浑厚的音调,还有胡须、喉结、阴茎及能产生精子的睾丸。而这些特征都符合人们审美观念中对“强者”的定义。男性在两性社会中也充当更主动、更勇敢、更强大的角色。所以人们一贯认为男性在生理、心理方面的消耗高于女性,存在“虚”的可能性更大。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西医认为肾是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平衡最重要的器官。自然就有很多男性认为自己存在着或轻或重的“肾虚”或“肾亏阳衰”情况,为了能使自己阳刚之气十足,因而总是时不时地服用一些补肾壮阳之品,因而用补肾壮阳药物治疗男性疾病已经成了男人们的惯性思维。为了迎合这种社会“需求”,各药品生产厂商生产的壮阳药品层出不穷,并在各新闻媒体铺天盖地地做补肾广告,男人们也盲目地服用补肾壮阳药物。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中国的男人尤其是患有性功能障碍的男性虽然服用了大量的补肾壮阳药,但并没有“雄起”多少,仍然自感“阴盛阳衰”、力不从心,甚至还因误服或过量服用补肾壮阳之品而造成某些不良后果,从而陷入困惑和痛苦之中。

(一)补肾壮阳之风盛行的原因

男性服食补肾壮阳药物之风最初与易学的盛行有关。成书于西周时代的《易经》经后来的《易传》注释后,逐渐形成了一门学问,即易学。易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直到今天,易学中的某些思想仍然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潜意识中,有意无意地支配着人们的某些思想意识和行动。易学认为男属阳、属乾,女属阴、属坤,乾统天,而坤则顺承天,这是古代重男轻女、贵阳贱阴思想的集中表现,因而后人有谓“一部大易,扶阳抑阴”者。易学这种贵阳贱阴的思想影响到医学界,便产生了以补肾壮阳为主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方法。因而在金元时代以前,虽然当时将阳痿称为“阴痿”,但古人治疗阳痿几乎都采用补肾壮阳方法。到了明代,阳痿病名被广泛使用后,便将阳痿与阳虚等同起来,从而使补肾壮阳之风越发盛行起来。这种观念不仅影响了阳痿的诊治,也使得老百姓走进了补肾壮阳的误区。直到今天,其流弊仍未澄清,患性功能障碍者多自服补肾壮阳药物,厂家药商也大量生产和推销补肾壮阳为主的药物来满足这种不太正常社会需求。

(二)男性性功能障碍尤其是阳痿的中医发病学和证候学规律

根据中医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阳痿的中医发病学规律有:在发病原因方面,房劳伤不是现代人类阳痿的主要原因,情志之变是其主要发病的基础,吸烟、酗酒和恣食肥甘厚味、辛辣煎炒之物等不良生活习惯不可忽视;在证候规律方面,实多虚少是普遍规律,发病脏腑以肝肾为中心而涉及五脏,虚实方面实证多(36.23%)虚实挟杂少(30.12%)而虚证居中(33.65%),阴阳方面阴虚多(23.34%)阳虚少(5.16%)而肾阳虚更少(1.60%),从寒热方面热证多(22.25%)寒证少(8.07%),脏腑定位上与肝肾尤其与肝关系极为密切,常见证型为肝郁肾虚、肝肾阴虚、湿热下注、肝郁脾虚、脾肾两虚、肝郁气滞等。另据中国和日本医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雄性激素降低引起的阳痿患者只占所有阳痿患者的5.9%。在阳痿是阴虚多还是阳虚多这一问题上,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现代人类患阳痿后表现为阳虚者少,表现为肾阳虚者更不多见,反以阴虚见长。想想看,就连阳痿一病的患者中属于阳虚或雄性激素降低下者的比例都这么低,更何况其他男科疾病了。

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现代文明,经济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竞争激烈的社会氛围亦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加之饮食谱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污染等原因,出现很多身心疾病。具体到与阳痿的关系,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的进步,人们丰衣足食,身体素质增强,体虚者甚少;因婚姻制度的变革,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传统“贵精”思想的影响,房室损伤之人不多;时代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民众竞争意识强烈,时代紧迫感强,社会压力和工作压力大,心志过劳,以致精神紧张、情志变化过激,终使因情志之变致病者增多;由于倡导男女平等,加之女性要求获得更多应有的权力等,男性自感夫权思想被“束缚”,夫权被“削减”,多致心理失衡或夫妻不和,或偶尔的性生活失败,都会给男方以心理压力,引起情志抑郁而致病;地球气候变热,环境污染, 食品污染,饮食结构改变,以及嗜食辛辣炙煿和肥甘厚味, 大量吸烟酗酒等,往往损伤人体阴液或内聚痰浊或变生湿热瘀毒。以上便是当今阳痿病发病学规律及证候学规律发生改变的背景和基础。上述各种因素容易使人体产生郁、痰、热、瘀、浊、湿等实邪,导致阳痿的实性病因病机变化,很少向虚性病因病机转化,从而形成了阳痿病机多实的生理病理基础;而阳痿发病学随社会背景改变而发生的所有这一切变化,又必将促使阳痿证候学的表现规律发生改变。可见,由于古今社会环境和背景不一样,从理论和逻辑上分析,它可以影响到阳痿的发病及其证候表现,从而导致阳痿的发病学与证候学规律古今不尽相同。

(三)补肾壮阳法的适应症

补肾壮阳是中医学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医辨证为肾阳亏虚的各种疾病。如男性患性功能障碍并伴有畏寒肢冷、会阴冷凉、腰膝酸软、面色晄白、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等症状时,就可以用补肾壮阳的中药治疗。从西医角度看,用中医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时,只有患者血液中的雄性激素降低时,方能使用补肾壮阳法治疗。在当前市场上销售的保健品和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品中,绝大多数以补虚为主,补虚以补肾为主,补肾又以补肾阳为主,导致补肾壮阳药品的泛滥。而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已经知道,当前的阳痿等男科疾病患者绝大多数并非表现为肾阳虚和由雄性激素缺乏所致,也就难怪多数人吃了补肾壮阳药后抱怨无效了。如果病本属于阴虚,治疗时不补阴而反壮阳,必将导致火益盛而水越亏,而水亏火旺的结果必将是人体的性功能完全“枯萎”而无药而治。

(四)滥用补肾壮阳药的危害

    我们在临床中常可见到由于乱用补肾壮阳之品而引起的不良后果,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原属湿热瘀阻证,因性功能减退而乱用补肾壮阳之品后,不仅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没有减轻,还反而加重了,甚至育龄男性精液质量下降导致不育;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性功能障碍,胡乱使用补肾壮阳之品后,常常使血压、血糖升高,变证丛生,病情恶化。据文献报道,某些阳痿患者滥用补肾壮阳药,不但治不好阳痿,反而弊端丛生,出现咽喉肿痛、鼻口出血、兴奋失眠、烦躁易怒、血压升高、血尿等许多不良反应。滥用补肾壮阳药的危害除了可以直接导致前述不良后果外,还可因延误病情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和丧失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和信心。因此,千万不要一患男科疾病就盲目滥用补肾壮阳药。即使阳痿等男科病真系肾阳亏虚,也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切勿过于温燥,宜选用温而不燥或燥烈之性较小的药物,以免耗损阴液而反受其害。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补肾壮阳方法能提高男性的性功能,但补肾壮阳这种治疗方法有其严格的适应症,在男科疾病只适用于极少数患者,而且必须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才能使用。因此,一个正常、健康的男性千万不要去追赶时下流行的补肾壮阳之风,要相信自己的身体,要有一种自信。一旦患有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疾病,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乱购补肾壮阳药物服用,更不要到非法诊所求治,应该找国家正规医院的男科医师或专家为你咨询或诊治。如果不遵医嘱,一味盲目地乱补胡补,不仅不能治好自己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疾病,反而有可能大伤其身。我们也要呼吁药品生产商不要盲目生产补肾壮阳新药,建议医生不要给患者滥用补肾壮阳之品,患者不要自作主张乱服补肾壮阳药,让我们一起共同走出补肾壮阳的误区。

    总的来说,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养肾、护肾,我们就能真正拥有健康!

 

Copyright © 1999-2014        医院在线
免责声明:邻医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