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竞
魔鬼咬了我的大拇趾——痛风与第一跖趾关节疼痛
2015-1-30已阅读157次

      很多前来我科足踝专病门诊就诊的患者,对于自己症状的描述就是——夜间莫名其妙的出现大拇趾根部刀割样的剧痛,稍微活动一下脚趾甚至只是微风拂过,就会出现钻心的疼痛。

      这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在国外的医学文献中早有描述,被称为“魔鬼咬了我的大拇趾”,后来命名为“痛风”。痛风是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田竞

      痛风在临床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高尿酸症期,病人除了血尿酸升高外,并未出现痛风的临床症状;第二阶段为痛风早期,血尿酸持续性增高,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突然发作,绝大多数人是在睡梦中像被刀割般的疼痛所惊醒,首发部位常是脚的大拇趾,关节红肿、灼热发胀,不能盖被子,脚伸在外边,若有轻微的风吹过或稍有触碰,活动一下脚趾头,立马疼痛得像钻心一样,但在几天或数周内会自动消失,这种“来去如风”的现象,称为“自限性”。一次疼痛之后,看起来关节的炎症消除了,和正常人一样,实际上尿酸的结晶并没有消失,继续作怪,渐渐关节变得肿胀僵硬、屈伸不利;第三阶段为痛风中期,由刚开始发病时的一个脚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几次急性发作以后,逐渐波及到指、趾、腕、踝、膝关节等全身关节,进而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功能障碍,尿酸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此时,肾功能正常或表现为轻度下降;第四阶段为痛风晚期,患者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日益严重,痛风石增多,体积增大,易破溃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由于关节永久性畸形,影响了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给病人带来极大地身心痛苦。尿酸盐不断沉积到肾脏里,形成肾结石等,临床出现浮肿、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贫血等提示肾功能受到损害,肾功能明显减退。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出现不易逆转的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本段引自百度百科)

        痛风的诊断标准如下:(符合12项指标中的6条)

1、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2、炎症表现在1天内达到高峰。

3、单关节炎发作。

4、 观察到关节发红。

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6、 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7、 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8、 可疑的痛风石。

9、 高尿酸血症。

10、 关节内非对称性肿大X线检查。

11、 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糜烂。

12、 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痛风的治疗:

        1、低嘌呤饮食

        2、饮用碱性水

        3、急性期推荐药物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扶他林) 75mg 口服  1/日

                    洛索洛芬钠片(乐松) 60mg  口服 1/日

                    (以上两种药物均为处方药,请在专科执业医师指导下购买和服用)

        4、间歇期或慢性期推荐药物

                    苯溴马隆 25mg-100mg  每日一次

                  (以上药物为处方药,请在专科执业医师指导下购买和服用

Copyright © 1999-2014        医院在线
免责声明:邻医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