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军铭
注意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这也是一种病
2015-2-13已阅读258次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患者,他们长期存在各种各样的症状表现,如胸痛、心悸、乏力、头晕、失眠等,其症状模糊多变,很难具体化,用相关医学检查不能发现异常,或异常病理状态不足以解释疾患的严重程度。这类病人反复就诊,常规治疗效果往往不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频繁就医往往辗转数家医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有些病人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焦虑,忧郁,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甚至想自杀,以为得了什么“疑难杂症”“不治之症”。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科范军铭

 

    李×,女性,51岁,病史20年。因上腹不适、腹泻、食欲不振就医,经系列检查,除胃镜发现胃炎外,无其他发现。但症状反复发作,患者精神不振,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王××,女性,47岁,病史10年。因间断发作的头晕头蒙就医。系统检查无明显诱因,应用过大量的西药治疗。但病症反复发作,患者频繁就医。开始觉得心脏难受,长期心慌气短,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后经确诊治疗后缓解。


    上述患者患了什么“疑难杂症”呢?为什么久治不愈呢?在医学上有一类“疾病”,称为“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Medically unexplained physical symptoms,MUS)”。这种患者往往多种检查无阳性发现,而病人确实有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被自己认为是“疑难杂症”,多种治疗方法无效,又被自己认为是“不治之症”。“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主要与精神、神经系统有关。我们知道,大脑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管理中枢,它既能通过外周神经感受外环境的变化,又可调节体内各系统的功能。某些情况,如先天的个性异常及后天的焦虑、抑郁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和症状的发展均可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MU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倾向。部分病人与“恐癌”心理有关,无论医师进行什么检查或怎么解释,病人总是怀疑自己身体某些部位有癌,甚至认为医院水平不高。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器质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与MUS相似,很容易误诊。需有经验丰富的专家逐一加以排除。对于MUS的表现,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要过分紧张,详细检查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医师的正确检查完全确诊后,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和药物治疗,此类疾病均可明显好转乃至康复,并非什么“疑难杂症”和“不治之症”。
Copyright © 1999-2014        医院在线
免责声明:邻医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