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升
中医治疗IgA肾病浅析
2014-3-7已阅读79次

[摘要]: IgA肾病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多样,疗效、预后个体差异大。以IgAN肾虚证、瘀痹证、风湿证、肝风证、溺毒证,新5型辨证,针对本病虚实交杂的特点,以补虚、化瘀、祛风、除湿等论治,结合“审病-辩证-治病”的诊疗思维,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宁波市中医院肾内科魏升

[关键词]:IgA肾病   中医  

在我国,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占30%-40%[1],已成为导致我国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常见病因之一。临床上IgA肾病具有发病隐匿、疾病影响因素较多、病程迁延、疗效个体差异性大等特点。

目前各医家对IgA肾病的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大部分有关IgA肾病的研究文献多以1988年全国第四次中医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分型方案》为依据,进行辨证分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对IgAN的辨证研究也引入量化标准,对IgAN肾功能减损及预后最为重要的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按发生程度予以分级处理后加以对照[2]。杭州市中医院王永钧教授研究提出IgAN新5型辨证方案[3]。肾气阴两虚证(肾虚证),肾络瘀痹证(瘀痹证),风湿扰肾证(风湿证),肝风内动证(肝风证),溺毒内留证(溺毒证),更符合IgAN的证候谱,证候演变规律及病机改变。

IgAN最关键的基础证候为肾虚证,肾气阴两虚证是多种慢性肾脏病从尿检异常一开始就存在的共性。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大凡肾病多为阳损阴耗之候,故肾虚证在临床极其常见。肾虚证中气阴两虚是关键,绝大部分慢性肾病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虚证,虽每个患者的个体在气阴两虚证时,其气虚与阴虚的孰轻孰重,在程度上可能有所差异,但从整体而言,它还是气阴两虚证,无需在虚证上再分气虚、阴虚甚或阳虚证。

IgAN的肾虚证者多因肾气亏乏,下元不固,封藏失职,精微下泄,主症是仅微量泡沫尿(尿蛋白定量<1.0g/24h)。此类患者病理改变多以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间质及血管病变不明显;镜下多形性红细胞尿和少量蛋白尿(Wu J,ChenX,Xie Y,et a1.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intrarenal arterial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lgA nephropathy.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5,20(4):719—727.

2   朱彩凤. I g A肾病 中医辨证现状分析及认识.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7是第 2 7卷第 4期.

3   王永钧 张敏鸥 陈洪宇 等. 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IgA肾病的研究. Bull Med Res, 2005,12:11

 

Copyright © 1999-2014        医院在线
免责声明:邻医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